【浮生生千山路】 / 陳幸蕙

小溪春深處 萬千碧柳蔭 
不記來時路  心托明月 
誰家今夜扁舟子
 
長溝流月去 煙樹滿晴川 
獨立人無語  驀然回首 
紅塵猶有未歸人

春遲遲 燕子天涯 
草萋萋 少年人老
水悠悠 繁華已過了 
人間咫尺千山路

小溪春深處 萬千碧柳蔭 
不記來時路  心托明月 
誰家今夜扁舟子
 
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
涼淨風恬    人間依舊 
細數浮生千萬緒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到現在還不太明白,
自己會走上寫作一途,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?
回想童年時期,國語或作文成績也不如何優異,頂多只算過得去,
但喜歡胡寫瞎看一些所謂「沒營養」的東西,
倒是從小學起就立定的特殊志趣。

現在回頭看去,雖然老自覺繪畫基礎差勁,
但詭異的是,人生中的第一本手創原稿作品,
居然竟是小二那年用訂書機一頁頁訂起來的連環漫畫。
很可惜,當年幼稚純真的手稿已不見了,
但每每回想起,心頭仍舊忍不住一陣沾沾自喜呢!
因為那本小書,還曾在鄰座的同學間相互傳閱,引起不賴的迴響呢!

直到上了初中、高中,我對於寫作這件事的熱忱,
才在接連幾位國文老師的鼓勵跟引導下,
漸漸的,摸索出一條在心底與書寫戀愛的青春路。
初中的國文老師並不強迫我們一定要多會寫文章,
但她認為,日積月累而成的閱讀能量是一切的基石,
所以她讓我們從散文看起,王鼎鈞、劉庸、陳幸蕙、琦君......
每天讀一篇,鼓勵我們邊看邊畫佳句,
每個禮拜,挑篇最有感覺的寫一篇簡短的心得有感。
我不知道這樣的練習,究竟對年少的我奠定下多少基礎?
但養成不畏懼獨處、享受閱讀的氛圍,應該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吧。

一直清楚記得,高中時的某天,
我忽然認真地對父親說,自己已經找到人生的志向了,
將來...我想當個靠寫作維生的人,
那或許不是個能賺很多錢的職業,
也很可能會因此讓他擔心,
我問父親,他能接受這麼一個任性女兒的夢想嗎?

人生閱歷豐富且飽經風霜的父親沉默片刻,
摸了摸我的頭,只是溫柔地說:
「我愛我的女兒,不會因為她將來會變成什麼而有改變,
就算賺不了多少錢,只要她有心想做就認認真真去做,
爸爸年輕時也有想高飛的夢想,
但少了不怕跌倒的勇氣,就什麼也幹不了,
所以將來這條路就算走得辛苦,做爸爸的也會全心支持。」

很感謝父親當年沒有甩我巴掌,或痛斥我沒出息,
或許,我這些人生中最不切實際的無邊夢想,
多多少少都遺傳自也同樣感情豐沛的父親吧。
早逝的他來不及聽我叨絮賣文寫作後的點滴苦樂,
但,每當回憶著與閱讀或寫作有關的源頭,
總是像在看有蚊子飛舞跟叫賣聲響不停的老舊露天電影般,
一遍遍想念起他,跟他摸著我的頭說過的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娜歐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